2019年即将到来,众所周知,高新企业认定,知识产权是硬杠杠。特别是**,更是不可欠缺。很多打算参与高企认定的企业依然抱有侥幸心理,认为到时候花钱买一个就行,一个不行就来三个,三个不行就五个,不就是钱吗?市场上**那么多,应该很好卖到。 是的,市场上**很多,特别是专门从事**投资的人也很多,授权未交费的发明、实用新型**,可以直接更改专利申请人,45~60天左右就能拿到证书;而下了证书的**,更改权利人也就是半个月的事情。 然而,然而,然而…… 能对得上的,符合要求的**越来越少;从**发出的求购来看,很多求购没有**,能作为项目申请的**并不多,要想找到符合要求的**更少了。 实际上,在高企评定中,不仅仅是有**就能完事,在知识产权打分制度中,有针对**的特殊要求哦。 **企业*审核采取评分制,满分为100分,70分以上才能够申报高新企业成功。而高企认定两大核心部分:知识产权和财务状况。其中,知识产权项中占30分,科技成果转占30分,而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知识产权支撑。 针对知识产权的打分标准,有多个维度,并都有具体的量化指标,这些维度包括技术的先进程度、核心支持作用、知识产权数量、知识产权获得方式。 在高企评定中,对于知识产权的类型分为: Ⅰ类:发明**、植物新品种、**农作物品种、国家新药、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。就**而言,重点是发明**,从提交申请到授权,大概需要2~3年,难度比较大。所以评分也相对比较高,1件Ⅰ类知识产权可以拿7-8分。 Ⅱ类:实用新型**、外观设计**、软件着作权(不含商标)。Ⅱ类知识产权获取时间实用新型和外观8~14个月,获取方法相对来说比较*。软件着作权属于登记制度,时间上几天到几个月时间不等。所以5件以上Ⅱ类知识产权较高只能拿6分。而且有效期内仅可使用一次。 **企业认定,大部分企业还是固有的思维,提前2~3个月准备即可。认为没必要那么早准备。实际上,随着**审查要求越来越严格,企业申请了**,短时间并不能获得授权,且一旦满打满算申请了**,如果出现了驳回,则会影响评定。 实际上,正确的做法是,在企业希望评定高企企业的前几年,就应该提前布局,一旦有了好的产品或者方法工艺,就能作为自主知识产权进行准备和申请了。这样做的好处,一方面不至于太被动,产品申请专利的关联性很大,且可以用于申请其他项目;另一方面,可以带动产品的发展,不断获取新的**技术,实现连贯性操作。 2018接近尾声,2019年即将到来,有计划参与高新企业评定的企业,可以提前布局和准备起来了哦。如果拥有足够强的意识,加分项高的发明**,都可以提前准备哦。特别是,相关发明人在申请专利后,与企业评比项目相结合,对于个人职称评定、对于企业项目评定,更是一举两得,何乐而不为呢? 有些企业或许认为,搞**太难了,还不好授权,舍不得费时间和精力。实际上,**技术隐藏在企业的不断革新中,一些技术层面的东西,如果结合合适的处理方式,想获得授权**并非难事。如果有需要,也可以与我取得联系,共同探讨相关**布局和挖掘,获得更多与企业项目相关的**。